笔趣阁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红楼之贵妃是个小花精 > 第422页

第422页

    什么孤儿,根本就是反贼的亲生骨肉。


    真正的孤儿就是山上的一千多人。


    确实有五千兵卒。


    乃是村里的年轻人像是当兵一样,从小练武,十三岁开始进入铁网山操练。


    他们学会许多本事,会医术、会骑术,也是农民猎人。


    嘉和帝来狩猎,他们就回村里种地读书。


    嘉和帝走了,他们就上山训练,在山上草原上骑马打猎,採集草药。


    整个围场成了废太子的皇庄子了。


    围场有驻军,但是,旬日不过一百人驻守。


    这些人中有一半是废太子故旧。


    只要嘉和帝狩猎,他们就蛰伏。


    废太子后,嘉和帝也是元气大伤,又年年灾荒,很少到围场来狩猎。


    这里变成了废太子余孽的老营了。


    废太子的老营其实不止五千人,连带老人妇孺,约莫八千余人。


    他们的头目,应该是先皇后的娘家人或者侧枝。


    徐家被满门抄斩,鸡犬不留。


    这一支人要么被人救了,要么是家族留下的退路。


    如同贾代善让贾琮外放,想要宝玉黛玉成婚,开闢岛上天地一般。


    小花精心情十分犹豫。


    这事儿一旦暴露,就是血流成河。


    这些人或许就是皇后娘娘的亲人……


    皇后待她如亲女。


    但是,这些人一旦刺王杀驾,太子府必定倾覆。


    小花精记住了道爷的面貌,当日返回京都。


    小花精把道爷与徐师爷的画像给皇后观瞧:「您可认得此人?」


    皇后娘娘面色大变,指着道爷的画像道:「这位是先皇后的庶出幼弟。这不可能,他不可能活着,徐家当年满门抄斩……」


    小花精道:「您可记得,当年查抄徐府的人是谁?」


    皇后颔首:「当然知道,是忠顺王……」


    皇后话没说完,便惊恐的瞪大眼睛:「忠顺王父亲尽忠时,十二岁的忠顺王被接进宫中教养,皇后十分照顾他,衣食起居,无不周到,如同废太子一般。


    一是念在他父母双亡,二是想给太子拉拢帮手。」


    皇后恩养了忠顺王,废太子很可能栽在了忠顺王手里。


    忠顺王肯定是为了给父王报仇。


    算是父债子还。


    这笔帐真是算不清楚了。


    这一来,忠顺王很可能在徐家倾覆的时候,救下一两个徐家人,算是报答皇后。


    又或者,更进一步榨取徐家的价值。


    毕竟,在朝中,有很多人觉得徐家不该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。


    小花精更加深刻的认识了忠顺王的阴险狡诈。


    当然,皇室中人的争夺应该说是成王败寇。


    小花精打了个灵气罩:「我可以确定,这个人预备谋逆。


    主持者我没查,不是义忠郡王就是忠顺王。


    我怀疑更多的可能性是义忠郡王出面。


    按照围场的部署,路口山脚到处驻扎着兵丁,陛下肯定有所警觉,这个人无论成败,难逃一死。您怎么想呢?」


    皇后眼圈却红了:「我娘家人如今只剩一个侄孙,如今在岭南做山民,入赘做了女婿。


    子嗣也不会姓许了。


    表弟入了陛下的眼,活不成了,不知他有无子嗣?」


    小花精道:「我没敢惊动他,目前知道他是道爷,道爷可以成亲。


    您是想救下一点徐家的血脉?可是,如果养在京都,忠顺王哪里瞒不住。」


    皇后眼泪倏然而下:「只要知道他们还活着,这世上还有徐家的血脉就好。」


    小花精道:「岭南许家有人监督吗?」


    皇后颔首道:「他们终生受到当地官员的监督,或许我不在了,他们反而安全。」


    小花精忙着劝慰:「您别这样想。


    太子仁孝,或许,只要您活着,他们未必不能赦免。


    他们是流放,陛下当初说的是无圣旨不能返京,三代不能科举做官。


    也就是说,三代后就能够做官,有圣旨就能返京,是不是?」


    皇后看懂了小花精的眼中深意,先是满脸的惊喜,然后拉着小花精的手捂在脸上痛哭:「瑗儿,瑗儿……」


    皇后哭了半个时辰,方才收了哭泣,她拉着小花精的手,发誓一般:「瑗儿,本宫只要还有一口气,必定帮你达成心愿。」


    皇后与小花精四目相对,眸子晶亮,无声达成了相互成就的协议。


    小花精伺候皇后熟悉一番,恢复了平静,这才告辞:「我得乘着城门没有关闭出京,明日太子回返,我再出入就麻烦了。」


    皇后问道:「明儿赶在太子前面回京,赶得及吗?」


    小花精道:「我有千里马。」


    小花精没有千里马,却有飞毛腿。


    夜半出门,小花精不再顾及。


    她虽然不能瞬移,但是,一个时辰已经到了吕仙祠脚下。


    小花精对道爷用了幻术符篆。


    他果然是徐家的幼子。


    当时十五岁,忠顺王用他奶娘的儿子替换了他,让他顶替这里的小道童,成为合法的百姓。


    道爷可以成婚,他却不想束缚太多。


    为了血脉,他隐姓埋名,跟人家姑娘私交。


    姑娘珠胎暗结之后,他却自己躲了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西游:拜师菩提,喝酒变强 大乾长生 龙族:从只狼归来的路明非 我,君麻吕,要长生! 我没看过火影啊 东京完美人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