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才用忠顺王府上下给自己的儿孙抵命。
小花精也看破不能点破。
这事儿只能让干元帝自己领悟。
锦衣卫气势汹汹,整个京都人心惶惶。
锦衣卫围住王府却门难进。
王府乃敕造,一般人不好进。干元帝不想太难堪。
十三欲言又止。
干元帝知道他心软:「有话就说。」
十三道:「别人也罢了,两位老王叔年纪实在大了,若在监狱出事……」
干元帝很给面子:「好吧,你与安乐王安平王亲自带人去。裕豫两家只抓首恶。」
几位王爷出面,肯定不会骚扰女眷。
其他女眷呢?
其中就有她的舅母表妹。
小花精觉得迁怒妇孺,有伤天和,很没道理。
小花精一旁提醒:「陛下,这些人居心叵测,欺君犯上,罪有应得。
只是这些人家女眷,虽说不上无辜,到底是皇亲国戚。
陛下仁慈圣明,能否法外开恩,给女眷保留一份尊荣体面,免得有损陛下的英名。」
干元帝嘴巴勾了勾,他今儿心情很好,觉得小花精所言顺耳。
他是有道明君,即将开创大月朝盛世之治,做千古明君之楷模。
干元帝眉间的笑意藏不住:「梓童所奏,甚合朕意,准奏!」
干元帝要饶舌,她却不能顺杆上:「多谢陛下纳谏,臣妾替所有女眷,谢陛下隆恩。」
侍卫处跟锦衣卫同属一脉,锦衣卫紧挨着皇宫的东面。
小花精高擎圣旨,前往锦衣卫衙门宣旨,等他们跪下之后,小花精宣读了圣旨:「陛下有旨,执法所在的所有罪官家眷,就地关押本府,等罪官审验定罪,再行发落。
官差衙役,不得私闯后宅。
胆敢私闯后宅者,斩立决!」
第195章
谁家没有女眷呢?
六部衙门相隔不远, 虽然没有人表现出欢欣鼓舞。
这是咒自己触霉头。
大家却因新皇的仁慈, 对他多一份认同。
陛下愿意给予这些罪官家眷一份体面,必定不会亏待功臣与忠臣。
一个愿意替百姓谋福的皇帝,应该不至于太差。
该饶恕的恕了,该抓捕的却不会轻纵。
锦衣卫整天气势汹汹抓人, 京都百姓犹如惊弓之鸟。
才不久刚过了叛军,大家损失不小。
才过了两月好日子, 谁又闹腾啊?
八大亲王府,只有安乐安平王两个新晋王爷干干净净。
八大公府, 也只有马家与荣宁二府置身事外。
贾敬跑来给贾代善磕头:「得亏听了叔父的话,不然, 珍儿必定要闯祸。」
贾代善拍拍侄子:「不怪叔叔就好。」
他知道荣府有良药。
贾敏都好了不是?
这回终于明白了。
冯唐气得半死,提着剑要大义灭亲,却下不了手。
冯家男丁被抓却对陛下心怀感激, 冯家女眷的体面保住了。
冯唐的老婆是宗室,他临行给夫人写了一份休书:「你是宗室,收拾行李回娘家吧, 免得受到牵连。」
他夫人把休书撕碎:「放屁!即便你把我休了, 儿子孙子我也带不走。
儿孙都没了,我活着干什么?」
冯唐嘆息:「至少,你出去了能找岳父,替老二与孙子疏通, 逃出一滴血脉, 你就是我冯家的恩人。」
冯夫人哭到:「我父亲要帮, 不求也会帮,他不帮,我回去也没用。
裕亲王也出事了,他是族长,平日也是靠他斡旋。
如今……听天由命吧。」
裕亲王是族长,冯夫人的祖父跟裕亲王是堂兄弟。
她祖父还是庶出,他父亲也是庶出,自己争气考了探花郎,裕亲王才高看一眼。
平日裕亲王肯定会帮。
如今,裕亲王府摇摇欲坠。
夫妻泪眼相看心里暗恨:都是忠顺王这个狗贼。
冯唐心里有个人选可以求,这就是贾琏。
只是,冯家阴谋推翻太子,谋害人家的姐姐,有什么脸?
不提也罢。
锦衣卫进进出出,从上午开始,一直忙碌道夜半,这才把人抓捕归案,登记造册。
这还是不抄家的前提。
谋逆可不是小罪,刑部、督察院、大理寺三司会审。
这却不是十天半月能够审理清楚。
为了表示公正,干元帝不参加审讯,指派安乐王、安平王,忠靖王,三位老王爷监审。
干元帝只看结果。
冯紫华隶属西郊黑骑军。
黑骑军的将军是南安郡王。
这南安郡王原本就在歃血为盟的名单上。
忠顺王看上的就是他手里的兵权。
南安郡王即便不死,也要圈禁终身,得有人接替这差事。
干元帝真是脑壳疼,你说他连岳丈都靠不住,还敢信谁呢?
他只恨十三这样的兄弟为何不多几个。
打眼一看,除了几个小兄弟,就没有谁能够压的住这五万兵马。
干元帝当着十三一点都不隐瞒,责骂他那些兄弟堂兄弟:「父皇对他们不优渥?每年的赏赐比我们这些儿子还多,尤其是忠顺王,事儿事儿临驾我们兄弟之上,他竟然想谋杀父皇,良心都让狗吃了?这样的恩惠还要反,谁是可以託付之人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