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红楼之贵妃是个小花精 > 第596页

第596页

    别觉得一千两不多,它可以买下一万五千个被贱卖的女童。


    可以救助三千对被遗弃的母婴。


    妇孺是弱势群体,同时也是一个影响极大的群体。


    他们收到一份善念,就会以十倍百倍的速度传遍五湖四海。


    社会风气就会慢慢改变,开办惠民署的朝廷太后皇后,就会被子民信任爱戴。


    百姓信赖朝廷,爱戴国母。


    遇到灾荒,就会心怀希望,就不会慌张失措,被人唆使,误入歧途。


    多少匪患与暴~乱,就是因为百姓看不到希望,又被居心叵测之人挑唆,才铤而走险。


    但凡能够活下去,谁也不敢拿生命开玩笑。


    小花精要做的就是竖起一根标杆,告诉天下受冤枉伸冤无门的百姓,她们的困难有人援手。


    他们的冤枉有门路洗清。


    皇后太后主办的惠民署,就是天下无路可走的妇孺们的靠山。


    同样,也是含冤受屈百姓的一条生路。


    这一条生路,有大月朝的太后皇后保驾护航,不会被贪官污吏所阻断。


    第264章


    这一次出行, 让秀女与诸位诰命摸到了太后与皇后的脉搏:两位国母对关爱弱势群体的姑娘十分青睐。


    看看兵部侍郎与礼部侍郎家的姑娘就知道了,小嘴吧嗒吧嗒说的脆生,两位国母却是笑意盈盈。


    这一回, 三十六名秀女,几乎人人自荐担任免费教习。


    俱皆是一旬一堂课。


    琴棋书画, 弓马骑射,君子六艺皆有涉猎。


    将义学的教学档次,从小康之家, 拔高到清贵门庭。


    当然, 跟得上学得会, 又是一回事。


    小花精的宗旨, 是让这些来自底层的姑娘见识一番, 这世上有另外一种活法。


    只要她们肯努力, 这样的日子终究会来,她们不能,子嗣可以。


    人有了希望就有动力。


    四位皇子人选最终定下。


    十七皇子钟情探春,小花精宣召祖母与母亲进宫。


    贾母与王氏十分乐意。


    祖父贾代善也通过驿站寄回意见:婚姻大事全凭帝后做主。


    小花精将四位皇子的皇子妃上报给陛下知悉。


    干元帝看了探春许配十七, 颔首,却道:「三妹妹可堪匹配,只是,十七弟将来要身负重任, 一旦瓦刺来朝, 朕预备册封十七位熙亲王, 镇守陕甘山西三省, 成为真正的西北王。


    梓童明白西北王的意义吗?」


    小花精瞠目:镇守山西陕甘, 这就是诸侯国王了?


    还有一层意思, 探春的性子飞扬洒脱, 让她常年镇守风沙瀰漫的西北,她愿意吗?


    小花精回禀道:「三妹妹常有生不为男的抱怨,她怕会对陛下感激涕零。」


    干元帝道:「三日后下旨赐婚,梓童回去跟荣公夫人通个气,婚事可以通融。」


    可以通融?


    荣府果然反悔,就会遭受质疑:忠君爱国?


    小花精回到坤宁宫转达陛下之言。


    贾母眼眸一亮,王氏顿时垮了一张脸:「这怎么成,陕甘边境危险又辛苦,你妹妹出世金尊玉贵,娇滴滴的长大,岂能受得了?瑗儿……」


    贾母顿时呵斥:「住口!


    雷霆雨露解释君恩,我荣府身受皇恩,就当忠君报国,何敢抱怨辛劳?」


    王氏道:「探春是女儿家?


    四个皇子,总有不去陕甘……」


    贾母气得想打人,只能一再呵斥:「住口,住口……」


    好在小花精在王氏掉链子的时候,已经打了结界。


    不然,无孔不在通政司肯定会知悉王氏的不识大体。


    小花精知道母亲不懂历史,遂问:「母亲可曾听过戏文,西凉国?」


    王氏试泪,她满脑子捨不得探春:「西凉国跟你妹妹有什么关系?」


    贾母摇头:「十七爷镇守西北,就是当初西凉国的国土,探春这个王妃非等闲可比。」


    王氏嘴唇颤慄:「这,探春也相当国母娘娘?」


    贾母手指一戳:「禁声!」


    王氏瞠目结舌,吓着了:乖乖,这下子真是满门富贵了。


    贾母看着傻登登不识大体的儿媳妇,有些嫉妒:拙娘偏养巧女。


    贾母王氏同意婚事。


    小花精带着祖母母亲去了慈宁宫谢恩,到时候赐婚旨会写:奉母后皇太后懿旨,赐婚某某。


    秀女回家,等候赐婚。


    赐婚的秀女回府,太后娘娘会派遣两名嬷嬷随行伺候。


    在她们成婚前,这些会给她们讲解皇宫的情况,教导宫廷礼仪。


    尚仪局会派遣女官,讲解宫廷的规矩禁忌。


    教养嬷嬷女官,可是肥差,当差一次,一辈子的养老钱就有了,不是太后皇后信赖之人,不能得此差事。


    除了四位皇子妃确认下来,宗室拢共有十二位适龄辅国将军,奉国将军等待指婚。


    这还是上回发配一大批,不然,干元帝又要哭穷了。


    大月朝的皇子宗亲成婚,陛下不仅负责发老婆,还要承担迎娶老婆的宅邸与费用。


    所以,皇帝上台之后就想着要砍砍砍,罚罚罚。


    要说宗亲的队伍越来越大,都是光拿俸禄补办差事的主儿,已经成为朝廷的负担了。


    继任者还不能不承担,这是先祖定下的规矩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西游:拜师菩提,喝酒变强 大乾长生 龙族:从只狼归来的路明非 我,君麻吕,要长生! 我没看过火影啊 东京完美人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