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红楼之贵妃是个小花精 > 第683页

第683页

    元春以为就此打发了周清莲,谁知道她翌日又改了主意,要求参加紫云卫。


    她改变志向的理由也让人啼笑皆非:「孙女不喜欢梅兰竹菊的朝服,孙女喜欢飞鱼服,绣春刀,再戴上垂着红色丝绦的乌纱帽,骑上高头大马,多神气、多威风啊。」


    元春说道:「紫云卫入门难,出门也难,入门要考核武功,退役条件是替朝廷服役十年,十年后你就二十五了。所以,紫云卫的人数一直没有超过一千人,多数是小选的宫女充任。紫云卫的四大统领,都是立志不嫁的女子。」


    周清莲闻言道:「二十五我可以,若是能做到紫云卫大统领,终身不嫁也可以呀。」


    太皇太后满脸黑风:「这不成,如此我怎么去见你嫡亲祖母?不许胡闹。」


    周清莲马上挨着太皇太后撒娇:「孙女实在不想早嫁人,我想学习一点功夫,将来不被人欺负,您就答应吧。


    我保证,二十五之后必定嫁人生子,不然天打雷噼……」


    太皇太后被她撒娇搓揉,不忍苛责,笑看元春:「我是管不住这丫头了。」


    元春指指紫苏:「紫云卫大统领。」


    第312章


    三年时间, 转眼而过。


    周清莲十八。


    十七岁的李秀娥接任黛玉成为妇女联合部部长。


    周清莲三年时间混成紫云卫副统领。


    这丫头三年时间增收三百名女卫,自领一个卫队。


    她如今弓马骑射娴熟,还纠缠准嫂嫂贾蕙,学了荣府的绝学登云梯。


    如今打马球打得飞起。


    三年后又三月。


    三年一届选秀正式开始。


    太学招生, 女官选拔, 则在选秀之后的四月中旬举办。


    太皇太后十分高兴。头一件事情, 许家请了十三爷与张首辅为媒, 正月十六小定,贾蕙与许安择定了八月初八大婚。


    而今则是天天的召见几家有意向的清贵功勋人家,顺着选秀的东风,给周清莲划拉一个好女婿。


    周清莲之前答应好了十八岁定亲, 二十岁成婚。


    三年的官儿做下来,周清莲反悔了。


    这丫头贼精,她也不反对相看, 而是相看的时候把人吓退。


    她有三条相看原则:第一,成婚后, 婆家必须支持她继续担任女官。


    第二, 男方必须科举出身,二世祖不要。


    第三, 夫君不准纳妾, 三十岁无子,她自请下堂。


    这三条一出, 乌鸦鸦的求婚人集体退散。


    李秀娥接任了黛玉,学了周清莲这个调子。


    她比周清莲运气好,荣亲王妃与水潡都乐意。


    水潡当着自己的祖母敏太妃与岳母大人, 哼哧哼哧的跟媳妇儿保证:「我绝不会弄一屋子莺莺燕燕, 我要护卫陛下, 训练军队,忙得很。家里女人多太麻烦,吵得脑壳疼,我不喜欢。」


    他岳丈听了这话,喝了一罈子女儿红。


    十三闻听恨不得把儿子嘴巴缝上。


    太皇太后心里感嘆:我家清莲命好苦,这样的好潡儿,成了别人的女婿。


    荣新王府的婚事也定下了,下半年十月初十成婚。


    太皇太后越发着急,再划拉人选却没人愿意接招,找到元春吐苦水。


    闻音知雅意。


    元春再想不到,这周清莲进了紫云卫,便一骑绝尘,再也回不到家庭主妇的位置。


    周清莲以太皇太后的侄孙女的身份,成为紫云卫的副统领,与荣亲王妃联手,接替了黛玉成为妇女部联合部的正副部长,背靠着两位国母与陛下,三年的时间,将女子读书,女子科举,普及到大月朝的山山水水。


    虽还有许多朱子的信徒,不遗余力的抹黑太后为首的女官。


    但是,整个大大月朝的百姓,对女子读书十分认同。


    街面上有女子着儒袍,骑马奔驰,人们也见惯不怪。


    大月朝多数人择媳的标准也变了。


    媳妇认字与否,能不能挣钱养家,成为挑媳妇的重要条件。


    当然,说媳妇首先人品好,而是否识字有能力赚钱,已经排在相貌的前面,特别是寻常百姓家,普遍有了这样的认知:有文化的女子就漂亮。


    人们逐渐认识到,一个母亲知书达理,识文断字,对于后代哺育及家族传承的重要性。


    周清莲被太皇太后逼婚,着急了口不择言:「大月朝欣欣向荣,也不指望我发展人口,姑祖母干嘛那么着急嘛。」


    这话怼得太皇太后气急交加:「大月朝的人口是大发展了,许家人口呢?」


    又跟元春抱怨:「女孩子书读多了,懂得多了,好且好,麻烦也多啊!」


    元春只好安慰太皇太后:「您别着急,咱们家清莲能干漂亮,可是不愁嫁,儿媳替您看着,定给您寻摸个好女婿。」


    周清莲那人口说事,却是跟大月朝的律令有关。


    大月律令,战争时期女子十五不成婚,清平时期女子十八不成婚,父母要受责罚。


    如今清平盛世,十八岁不出嫁确实不犯王法。


    大月朝重视农桑,提倡工商,又有高产作物,百姓大受其益,丰衣足食。


    男丁也没有商户不能科举的限制,整个社会生机勃勃,欣欣向荣。


    百姓丰衣足食,安居乐业,连带效果就是一波人口大发展。


    前朝遗留下来的洗儿陋习,也得到遏制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西游:拜师菩提,喝酒变强 大乾长生 龙族:从只狼归来的路明非 我,君麻吕,要长生! 我没看过火影啊 东京完美人生